這次台南兩天一夜,吃了許多台南美食,也在台南美術館寫了012一公里文青散布之旅,拍了許多IG網美照,回程的路上,剛好接近日落,本來要直接回新竹,我們轉往了台南北門夕遊井仔腳瓦盤鹽田,真的是美到覺得非常值得,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可愛的鹽田,日落時伴隨天邊色彩變化,超級美麗,以下就來分享這次來到台南北門夕遊井仔腳瓦盤鹽田的心得。
Google 贊助廣告
台南北門景點推薦|夕遊井仔腳瓦盤鹽田。交通停車路線
♠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台灣好行的西濱快線到泰安宮站,即可抵達。
♠開車可以停在興安宮前的停車場(不用收費)
夕遊-井仔腳瓦盤鹽田
夕遊-井仔腳瓦盤鹽田地址:727台南市北門區復育鹽田西南郊(地圖點我)
夕遊-井仔腳瓦盤鹽田營業時間:09:00-17:30
夕遊-井仔腳瓦盤鹽田電話:(06)786-1629
台南北門景點推薦|夕遊井仔腳瓦盤鹽田。歷史
臺灣的鹽田最早可追溯至明鄭時期的瀨口鹽田。臺灣的鹽田主要分布於西南沿海的笨江(笨港)、魍港、倒風、臺江、蟯港(今興達港)、萬丹港(今左營援中港)、打狗澳(今高雄港)七大內海一帶,雖然也有在新竹、彰化鹿港等地出現過鹽田,但因環境等因素,運作的時間不長。
而這次我們去的「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」位於臺灣臺南市北門區永華里,於民國九十八年(2009年)8月24日公告為歷史建築,是屬於北門鹽場的鹽田。該鹽田在清朝是稱為「瀨東場」,其在2000年廢曬時有182年歷史,為臺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鹽田,原本該鹽田已隨著北門鹽場廢曬而閒置,但後來為了觀光而重新復曬。
台灣鹽田的種類依其結構可分為土盤與瓦盤二種,不同的鹽田曬出來的鹽,不但成鹽速度不一樣,品質也不同,井仔腳鹽田面積約有80公頃,屬於瓦盤鹽田;簡單來說,瓦盤是以厚約六公厘的瓦片(破缸片),是以人工鋪設、碾平,土盤則是用土壤來築造,所以曬出來的結晶鹽直接附著在土面上,因此顏色就沒有像瓦盤鹽田曬出來的鹽來得潔白,所以瓦盤成本較高鹽也較精緻喔!我們有在旁邊的旅遊中心買一小罐,就要200元,價位真的不低。
台南北門景點推薦|夕遊井仔腳瓦盤鹽田。拍攝IG網美照
鹽田旁邊有三米高的眺望台,讓鹽田在你眼中一覽無遺,在觀景台上吹著帶有鹽味的海風,讓我不禁想像,這應該就是200年前北門的味道。
親自下田吧!雖然這個景點的遊客很多,但也讓這裡看起來格外熱鬧,氣氛非常好,可以在這裡體驗當鹽工的辛苦,頂著大太陽要收採這些鹽吧,真的很不容易呢~~玩好鹽巴,旁邊也有貼心的洗腳區,甚至裡面也有盥洗室讓你做簡單的沖洗。
從停車場走沒幾步路,就看到一座一座像小金字塔堆起來的鹽山,看起來真的很可愛,在水面上的倒影,看起來就像是一顆大鑽石。
遠方白藍的建築物,極具希臘風,鹽田旁的紅磚步道拍起來也特別美麗。
我們到達台南夕遊井仔腳瓦盤鹽田時,大概4點多左右,這時間其實是剛剛好,剛好太陽還沒下山,雖然天氣很熱,但一陣陣風吹來,彷彿把整個夏天的暑意都吹走了,剛好有拍到藍天白雲的景色,在這裡散步等待,終於逐漸日落。
我覺得站在這一條紅磚步道,超級大逆光的拍夕陽,超級美麗,偷偷開了HDR可以同時拍藍天白雲,衣服的顏色也不會變成全黑,不過個人覺得即使沒有開HDR的剪影照,應該也滿有fu。
有美麗夕陽的夕遊井仔腳瓦盤鹽田真的是超級美麗。
玩累了也可以到一旁的遊客中心,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鹽製品,在入口周邊處,也有販買鹽制的食物,像是鹽冰棒,鹽滷蛋,鹽仙草汁等等。
這次的台南北門鹽田之旅,不僅有美麗的風景,更讓我見識到鹽巴其實得來不易,在大城市物資取得非常容易,常常讓我們忘記以前那粒粒皆辛苦的日子,這景點不只是美麗,更是古蹟,更是讓我們有所省思,非常適合情侶約會、親子旅遊,推薦給你們。
.
//
你有可能也有興趣的台南美食景點?
♥台南散步推薦|林百貨、台南美術館一館、二館!012一公里內文青散策半日遊
♥十鼓仁糖文創園區|台南必去景點推薦。好玩的糖晶落體、飛天宅急便!
♥台南豆腐冰推薦|五妃廟懷舊小棧豆腐冰。鮮奶豆腐香濃軟Q!
♥台南豆花推薦|府城心適豆花。隱身在雜貨店前的50年傳統豆花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