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來到台南必去景點赤崁樓,前身是1653年荷治時期興建的歐式建築普羅民遮城,時至今日,僅有部分外牆為遺跡,現在所看到的則是漢人興建的儒、道教廟祠,包括海神廟、文昌閣,被列為國定古蹟,在民族路二段和附近的巷弄中,有許多歷史古蹟與廟宇包含祀典武廟、大天后宮、開基武廟原正殿、萬福庵照牆,是一條具有歷史氛圍的道路,炎炎夏日,就需要一杯清涼的飲料,許多遊客會到對面的IG打卡超夯飲料双生綠豆沙牛奶,以下要分享台南市區景點赤崁樓的交通停車、建築物特色。
Google 贊助廣告
台南景點推薦|赤崁樓 – 交通停車
♠搭乘公車到民族路二段上的「赤崁樓站」,步行約1分鐘即可抵達,有3、5、77、88、99公車會經過。
♠開車可以停在赤崁樓停車場,每小時30元。
赤崁樓
赤崁樓地址:700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12號(地圖點我)
落成:1653 年
營業時間:08:30-21:30
建築風格:中國建築
舊稱:普羅民遮城
全票門票50元、半票25元,售票亭位在與停車場相同的民族路二段路上。
還記得歷史課本中,在荷蘭統治台灣時期,最常聽到的就是普羅民遮城與熱蘭遮城,這兩個城分別是現今的赤崁樓與安平古堡,當時熱蘭遮城是統治中樞,普羅民遮城則是行政與商業中心,現今看到的赤崁樓(普羅民遮城)景貌是飛簷紅瓦、巍峨樓閣,那些曾是荷蘭時代的西式城堡、清朝時代的中式閣樓、日本時代的陸軍醫院,都被保留在這歷史博物館中。
海神廟 / 赤崁樓
從售票亭走進去,會先看到一大片草原,面向自己的這個紅磚建築物就是海神廟,許多遊客會走到三樓,在上頭吹風、欣賞美景,往下看可以看到一個鄭成功議和圖,這個雕像是紀念歷史上非常值得重要的一天,1661年鄭成功靠著對季風的了解,圍攻普羅民遮城,終讓荷蘭人投降,鄭成功在此設立承天府,展開在台南的開發事業。
建築物裡有許多歷史照片與故事,還有興建修復古蹟的歷程,很值得慢慢欣賞。
赤崁樓和文昌閣遙遙相對,想要拍出這樣中式風情照片的朋友,可以請隊友到另外一個歷史古蹟,從另一側拍過來喔!
往左邊走,有一家飲料店。
御贔屭碑
海神廟是清朝時期,沈葆楨因為牡丹社事件奉命籌防台灣,為了感謝海神庇佑所興建,上面寫的是「赤嵌樓」,和旁邊文昌閣裡的「赤嵌樓」有所爭論。
左上圖的一字排開的御贔屭碑,是龍九個兒子之一,這是清朝發生林爽文事件後,迅速將亂世弭平,乾隆皇帝大囍,親自動筆寫下五篇詩文後製碑。
走過這個中式風情的小橋流水後,就可以到赤崁樓、文昌閣、蓬壺書院。
文昌閣
這是光緒十二年由沈受謙所建,用來振興文教,和海神廟都是歇山重簷頂的建築,有許多人會來這裡祈求魁星,讓自己金榜題名。
周邊也有一些普羅民遮城的遺跡,大家進來這裡參觀,不要忘了拿導覽圖,可以邊看歷史古蹟,邊了解這裡的故事。
古色古香的廁所。
最後,千萬不要錯過伴手禮店,這裡的一定要成功洋芋片,可是許多人必買的伴手禮。
以上就是這次參觀赤崁樓的心得,其實園區不大,但是搭配導覽圖,以及欣賞建築物裡的故事,時間一下就過了,雖然戶外炎熱,但一進入建築物,爬到高層樓,栩栩涼風吹來,心境也瞬間平靜,對於這些景點,不在只是歷史課本的描述,推薦給大家。